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货币政策收紧和金融稳定的重要举措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自2021年3月起,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至5%,下调外汇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至7%,但仍有7天期调整。此次降准不是货币政策临时性的放松,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进一步降准”的体现,对于下半年继续降准降息和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多方面信号意义重大。
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一时间令业内普遍认为,降准与降息将打开降息窗口。为应对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人民银行实施了多项宏观调控政策,包括适时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加大市场利率调控力度,以及通过逆周期调节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央行当月进行900亿元逆回购,净投放1000亿元。
央行昨日在公开市场开展200亿元逆回购,当日有400亿元逆回购到期。昨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100亿元逆回购,当日净投放200亿元。
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疫情多发,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人民群众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更高。要保持总量稳、结构优先,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更好发挥宏观政策调节作用。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好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与之前相比,此次降准具有跨周期调节效应。宏观政策定调稳增长,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降准已经明确释放了“稳增长”的信号,我们已经看到了政策的意图,并认为近期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近期,我们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及,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取向是相一致的。
4月7日,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天逆回购到期量,还有一部分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天逆回购到期量。因此,此次降准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进入转向。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