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期缺口和利率敏感性缺口:理解和管理利率风险
久期缺口和利率敏感性缺口:理解和管理利率风险久期缺口,引导资金利率与利率、期限偏离,降低市场利率波动区间。研究研究利率市场化与利率变化的规律,探索利率市场化与利率反向变动的实证方法。研究利率敏感性缺口,讨论利率变动是否会导致信贷市场的流动性,反映政府总量扩张,货币政策会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利率变动,鼓励民间投资促进社会融资需求。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中国银行的历史经营业绩、存款利率、金融机构资金流动性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对研究2015年我国资产管理规模与负债规模(客户权益)同比增速情况进行判断,得出结果显示中国银行总资产增速在2016年12月的基础上出现了上行,表现出资本充足的态势。2017年以来,中国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负债结构保持稳定,资金运用效率持续提高。资产负债率(单位:亿元)保持稳定,资产负债率(单位:亿元)总体稳定。
首先,金融机构在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贷款中债券占比为3%,权益投资占比为30%,货币市场工具(中期借贷便利、短期融资券)占比为2%,金融机构贷款中长期贷款占比为15%。从信贷资产状况看,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为11.2%,较2017年末上升3.2个百分点,M2同比增速为11.4%,两者同比增速基本保持平稳。
其次,2019年四季度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为6.4%,反映了银行信贷的旺盛性,尤其是居民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截至2019年12月末,企业和居民信贷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0.7%和10.2%,较2017年末增速均有所提升,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同比增长11.8%。另外,从各类信贷指标看,截至2019年1月,企业贷款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0.7%,增速较2016年末提升10.9个百分点,呈现较高增速。
最后,信贷结构仍保持稳定,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支持和货币政策支持力度有所加大。截至2019年1月末,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同比增长11.3%,较2017年末提升10.0个百分点。其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0.8%,增速较2016年末提升3.5个百分点,为2017年末较高增速。可以看出,2019年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1.0%,增速较2017年末提升22.0个百分点,且增速保持平稳,保持稳定。
风险偏好下降,四季度债市行情震荡偏弱
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以及货币政策逐步宽松,债市底部抬升,行情延续。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