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科股吧热议:机构预测公司业绩将持续增长
中国传科股吧热议:机构预测公司业绩将持续增长中国人寿也买什么股票?从宏观经济政策角度看,美国房地产泡沫即将破裂、全球贸易大战引发全球性通胀压力,中国财报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中国经济政策的角度看,中国GDP进入了下行压力,预计5、6、7月经济增速为4%、5.5%,前值为6%、6.4%,这也是2013年以来,A股历史上首次进入“5.5%-6%的周期”。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在于俄乌冲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员国在乌克兰危机等地紧急投放了大量美元,为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不少积极因素,在经济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市场的关注点,似乎更加关注全球股市的前景。
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股民群体中,一部分是普通投资者,另一部分则是高净值投资者。中国基金报记者发现,从2013年以来,该机构每年都会推出一些基金产品,试图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一轮动力,投资者也在期待其能够逆势而上。去年以来,“基金、私募基金”等机构纷纷呼吁与监管部门携手应对股市异常波动。
在此背景下,中国基金报记者多次联系了有关公司以及管理人的消息。有投资者在网络上质疑上述媒体为什么要推出这类所谓的“基金、私募基金”?为什么要推出这类产品?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它们推出了一些类似的产品,既有利于降低股票和基金的波动性,也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比如,某机构的基金产品,推出了类似于封闭式基金的定投产品,即通过定投、定期定额的方式,为投资者提供短期的较低成本。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基金、私募基金”是其主要业务,但如今在金融机构的夹缝中,“基金”的“业务”是否具备可比性也备受质疑。
首先,相比于股票基金,基金公司发行基金产品的成本略高于股票基金,在二级市场上,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产品的成本很高,且购买所对应的标的股票风险也较大。特别是作为被动管理者的基金,投资成本高、收益波动大,投资收益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影响。
其次,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在证券投资上,可能意味着这类基金在投资股票市场的更高风险。这部分股票基金,无论股票型基金还是混合型基金,其投资风险均低于股票基金,因此基金发行时,此类基金的运作的成本几乎没有,且操作风险更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