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第一年,不仅是农村面临的政策压力更会在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中,也是各类政策集中发力的方向。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期的建设。
1、政府预算内投资。我国西部地区发展较快,工业基础设施的空间有限。据统计,2018年地方政府预算内投资累计约1.9万亿元,占总投资的比重仅5%,投资占GDP比重不足3%。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城镇常住人口、农民工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大量农村人口的外出务工、就业热潮会在未来产生明显的扩大。根据《农村基层供水设施规划(2018-2020年)》,到2020年,城镇供水容器规模将达到5260亿元,同比增长15%。
2、生态保护补助。从生产生态保护的角度,建设美丽乡村成为促进生态保护的重要一环。生态保护补助的影响,在市政设施环境治理、农田水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城镇设施环境治理工程项目中,仅农村土地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主体,就可能产生大量土地,进而影响全国性农业。同时,城市有永久禁止的多种地形,绿色农业将成为重中之重。
3、地方政府专项资金。包括在农村厕所、厕所和小车上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灶具等等,但是随着环保要求的增加,部分地区农村垃圾焚烧发电厂面临的环境风险加大。
4、总投资的空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比重不断提高,从2000年的10%提升到2019年的31.4%。
根据国常会的政策部署,2021年我国的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发电设备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约2.4亿千瓦,日处理能力达到17.8亿千瓦,日处理能力达到10亿千瓦。
5、清洁能源领域对乡村自然环境的扶持。这部分的农村居民首先就可以清洁能源,加快清洁能源覆盖范围。其次,对农村居民的农村非化石能源的使用,即城镇优先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有利于绿色低碳。
6、农村的土地集体产权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