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行情稳步上升,市场前景看好。当前,国内碳化硅供应偏紧,市场供不应求,产区供不应求,硅铁等上游材料企业利润率处于历史高位。另外,由于市场前景看好,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和技术供应商较多,行业供需缺口仍然存在。
今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碳化硅及相关产业链技术水平提升行动方案》。到2022年底,碳化硅及相关产业链规模达到年产1000万吨规模的碳化硅衬底产能和年产3000万吨规模碳化硅衬底产能。
我国碳化硅衬底已累计建成产能超8000万吨规模。按照行业普遍预测,2021-2023年将新增超过5000万吨规模碳化硅衬底产能。
而根据中钢协的数据,在经过了2016-2020年碳化硅衬底生产增长的同时,2021-2022年新增碳化硅衬底产能将达到2000万吨规模。
碳化硅产业链的龙头股已经具备产业链完整,并有望成为行业的支柱。
通过对比投资者调研发现,碳化硅产业链中相关上市公司在工业硅、金刚石、碳化硅等行业都有布局,业绩将持续增长。
在上周五和上周五,碳化硅板块迎来一波上涨。中钢协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月下旬,国内碳化硅企业开工率为73.42%,较1月上旬增加2.77%。
东吴证券表示,进入3月,碳化硅下游正极材料的开工率已经从高位下降。传统高景气产业在成本端受到一定的压制,但是碳化硅在下游新材料和可替代性方面的需求在逐步得到释放,产业链景气度得到持续提升,有望形成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链链。
《红周刊》发现,碳化硅行业已经进入了景气周期。供应链紧张是碳化硅产业链的主逻辑,而供应商的开工意愿也在持续增强。以目前碳化硅工厂供应的品种来看,下游已经没有优势。
有机构指出,产能收紧和周期因素成为碳化硅行业的主要矛盾。如果说碳化硅的供需面偏紧,那么碳化硅的供给将发生更为紧缺的局面。在业内人士看来,碳化硅行业的供需端偏紧,会促使供应商倾向于产能扩张,在供需缺口放大的情况下,碳化硅行业的景气周期将更为猛烈。
同时,在碳中和背景下,《红周刊》还发现,由于行业在碳中和背景下,存在产业链的中上游成本优势,在硅铁及锰硅品种上也有了较多的竞争优势。
海通证券表示,随着硅铁企业向碳化硅的延伸和下游镁、钴等产品的广泛应用,新能源汽车市场正步入爆发期,这也将会拉动上游镁、钴、锰等产品需求,从而推动上游镁合金的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