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繁荣的关键路径
提升经济增速,离不开产业结构升级
要实现经济增速与社会发展同步。今年1-11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9%,增速比去年全年高28.7个百分点,是两年以来的最快增速,远超同期社会消费增速(Wind一致预期),经济增长韧性高、发展潜力大,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推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而在核心的决策层面,构建起更加丰富的发展路径,努力为我国经济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转型,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迈上了新台阶,从2019年的3.6%到2020年的4.5%,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态势,较快增长,也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
2021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偿债压力相对可控。从宏观政策导向来看,经济下行压力下的政策可持续发展,“稳增长”成为下一阶段政策主基调。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和居民的风险偏好上升,金融风险在机构和投资者中得到一定释放,风险偏好下降,使得资金更多流向低估值区域,风险偏好下降。在不确定性较大的环境下,实体经济对于债券、货币和股权的需求将受到一定抑制。在供给约束下,债券价格中枢可能下移,未来通胀预期可能上升,基本面更多受到房地产约束影响,债券价格中枢可能上移。但是,在去年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汇率和市场风险偏好下行,未来基本面通胀预期上升可能性较大。
一方面,目前利率处于低位,对经济增长掣肘仍存。2021年6月,全国CPI同比增长2.1%,低于前值1.5%和预期的2.1%,核心CPI同比增长5.4%,高于前值5.4%和预期的5.4%,核心PPI同比下降0.1%。作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推动力量,当前中美利率下行趋势延续,中美利差进一步收窄,因此我国宏观杠杆率将继续保持稳定。另一方面,从2021年6月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积极主动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根据最新公布的2021年8月金融统计数据看,我国宏观杠杆率可能在10%左右,由于今年的基数比较高,因此今年上半年的宏观杠杆率可能比上半年的预测值高一个百分点,杠杆率也会继续保持稳定。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