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观: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什么是全面发展观?
全面发展观是指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思想。
谁提出了全面发展观的教育思想?
习近平主席于2012年12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了全面发展观。在此基础上,习近平主席在教育领域也提出了全面发展观的教育思想,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
全面发展观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面发展观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个性,培养创新人才;
- 坚持素质教育,发展全人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坚持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相协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 坚持教育与创新发展相贯通,推动教育、科技和文化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
全面发展观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全面发展观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有以下几个影响:
- 促进了教育从知识教育向全面发展教育转变;
- 促进了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统一;
- 促进了教育创新与发展的相互促进;
- 促进了教育具有更加普遍意义和更高的时代价值。
全面发展观的教育思想对学生有什么好处?
全面发展观的教育思想对学生有以下好处:
- 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素质和能力;
- 强调实践创新,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 注重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和谐发展。
全面发展观的教育思想对未来的中国教育有什么意义?
全面发展观的教育思想对未来的中国教育有以下意义:
-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好的人才;
- 加强教育和社会协同发展;
- 强化教育对于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
- 促进教育的发展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相协调。
总结:
全面发展观的教育思想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了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强调了实践创新与创新能力,以及注重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等。全面发展观的教育思想对于未来的中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