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国际油价录得15连阴,9月9日和10月10日的累计下跌幅度均超过25%,布伦特原油已经跌破20美元/桶,国际油价又再次跌破20美元/桶。
根据9月1日数据,OPEC+国家8月份原油产量为3180万桶/日,相比8月份增加38万桶/日。IEA预测8月份石油日产量为3200万桶,低于7月份的产量3200万桶/日,这为OPEC+8月份产量创造了明显的增产空间。
国际油价再度大跌,原油下跌至低位区间也带动了,不过下跌幅度有限,当日跌幅却有所收窄。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油价持续大跌主要原因是多方资金集中涌入,一方面是全球能源消费需求尚未出现明显回暖,另一方面,原油供应出现潜在的过剩,油价大跌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成本价格传导角度看,无疑加大了企业面临的压力。
能源消费结构转型阵痛期或已到来
原油涨价冲击终端环节企业成本压力,这也是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转型阵痛期,能源消费结构转型阵痛期已过。与此同时,部分新能源产业的并购也在加快,对于部分城市的能源消费占比甚至超过了50%,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上中下游产业的加快转型。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链的企业已经感受到了成本压力,需要保持更高的利润率来弥补上游原材料的减产压力,否则将会出现破产。
业内人士分析称,新能源产业链这种模式下,大多数公司仍将处于亏损状态,不仅投资者对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同时对本身产业背景和竞争力以及产业链的盈利能力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一方面,从上游投资规模来看,截至2014年12月31日,新能源产业链投资规模约15万亿元,但是2019年整个新能源产业链中下游的企业利润率约为70%。
另一方面,目前新能源产业链的企业分布在三大板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报销和整体利润率处于下降趋势,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报销、整体销售利润率、销量、整体景气度都处于下降趋势,这也是导致整体利润率下降幅度收窄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传统能源以外,多数上游企业也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因为新能源汽车在整体产业链中占比非常高,不仅是汽车产业链的支柱地位,也是公司自身扩大产能的保障,也是更重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