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为行业发展助力的关键力量
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为行业发展助力的关键力量
国际组织(IRC):3月份中国轮胎出口量达到47.98万吨,同比增长19.3%;欧洲市场出口量达到152.9万吨,同比增长11.9%;日本市场出口量达到 35.7万吨,同比增长19.5%。
4月我国出口到韩国的乘用车为19.67万辆,同比增长22.4%,这与天然橡胶的下游需求有明显的同比增长。出口到韩国的乘用车为52.68万辆,同比增长18.2%;我国对越南的乘用车出口为51.17万辆,同比增长18.3%。
截至4月13日,山东地区轮胎企业全钢胎开工负荷为77.66%,较上周下滑1.39%。目前国内轮胎企业开工率约为50.11%,较去年同期下滑0.89%。半钢胎开工率约为41.74%,较去年同期下滑1.17%。此前的1—2月份我国轮胎出口量均呈现环比下滑,环比下滑的幅度在2%—4%之间。
上周沪胶持续去库存,这也是近期连续两周回落。近期橡胶的下跌,主要是受到国内宏观的影响,包括中美贸易战的升级,国内经济整体的下滑是导致沪胶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周沪胶仓单增加9430吨,但总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仍处于偏低水平。截至4月13日,青岛保税区库存较上周同期上涨2.9%。其中,天然橡胶库存增加500吨至25.7万吨。合成橡胶库存减少15万吨至16.4万吨。
目前来看,利空因素依旧存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橡胶交割标准从混合胶开始执行,保税区橡胶库存量继续保持低位。截至4月13日,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为32.75万吨,仍处于低位。从基本面上看,目前橡胶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
供应方面,目前国内云南和海南产区的天胶已经停割,云南天胶产区也将全面停割,不过国内天胶供应依然比较充足。3—4月份,国内天胶的出口量将继续下滑,在3—4月也将有超过10万吨的出口量。泰国和印尼的天胶产量分别下降至17万吨和10万吨,需求方的减少,将使得天胶供应呈现同比减少。而国内的需求端,由于需求方的缩减,国内的天胶需求面临增量。
需求端方面,从生产情况看,虽然进入4月以后,国内的天胶消费将会有所回升,但是总量依然维持低位。而云南产区的天胶产量将在4月的基础上出现恢复性增长,这将对天胶形成有效的提振作用。而海南产区的天胶产量也将继续回升,在此状况下,天胶的供应压力将继续体现。
利多因素依旧存在。
共有 0 条评论